資訊動態
行業動態
作物缺硼癥狀及硼肥使用方法
經濟類作物
棉花
棉花是一種需硼中等,耐硼較強的作物正常結鈴的棉花全株含硼量喲是20—30毫克/千克。
硼能提高碳(C)同化,并對促進光和產物的運轉有積極作用。硼對高等植物受精有特別作用,缺硼可能導致花粉敗育,在缺硼條件下花冠縮短,花藥與花絲萎縮,花粉精子畸形,花粉活力下降,而且缺硼可增加蕾鈴脫落,影響根尖和生長點細胞的分裂,使根量減少,側芽叢生,形成多頭,造成棉花“蕾而不花”。
缺硼現象:棉花出苗后即可出現缺硼癥狀,表現為子葉增厚變大,顏色變深,脆而易折,并萎蔫下垂呈“個”字型(正常子葉上挺呈V字型);頂芽發育停滯,嚴重時不出真葉,最后導致死苗。苗期缺硼因頂芽生長受抑制,腋芽萌發后形成多頭小葉、色淡的畸形苗,真葉出現也明顯推遲;發病較輕時節密枝緊,株型緊湊,易誤斷矮壯苗。孕蕾期缺硼新生幼蕾發黃,苞葉開張,極易脫落,中下部座蕾極少甚至不座蕾,上部幼蕾隨著生長也會相繼脫落,呈現出棉花缺硼的典型癥狀“蕾而不花”。進入花、鈴期后,因前期落蕾嚴重,所以開花稀少,所開花的花型小勢弱,花瓣不能完全展開,花粉敗育,形成棉花小兒橢長,鈴端尖兒彎曲,鈴基部呈黑褐色,成熟時開裂不良,吐絮不暢,產量和品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另外,從蕾期開始(或更早),缺硼棉花最明顯癥狀就是植株7—8片真葉時葉柄上會出現較多的暗綠色環帶,環帶部組織腫脹,手觸時凸凹不平的感覺,縱向切開病株葉柄,可見環帶處內部組織有明顯的褐變,缺硼越嚴重,環帶顏色越深,分布越密,腫脹鼓凸更甚。據研究,但土壤有效硼在0.8毫克/千克左右時,長江流域葉柄環節率喲為8%,黃河流域 棉區喲為3%。
另外從棉花植株各部位也可以判斷缺硼癥狀
(1) 株型 矮化型:在土壤嚴重缺硼的條件下,棉苗植株矮小,稱為愛花型。愛花型棉苗依據土壤速效硼含量狀況而有兩種不同表現:一種為早期多頭形。極嚴重缺硼時,棉苗子葉小,色深、肥厚,在子葉期生長點受阻,真葉出現后迅速可見生長點死亡,側芽發出,早期即形成多頭棉真葉很小,側枝多總葉片數多于硼營養正常的棉株。另一種為后期多頭形。嚴重缺硼時,一般能正常出現真葉,初出的真葉大,肥厚、暗綠色、很脆盛蕾期后,上部葉片變小、萎縮,側芽發生,形成多頭棉。高主莖形:棉苗植株變高,超過正常硼營養的棉苗,稱為高主莖苗。高主莖形的棉苗在外表上一般正常,有的果枝節位增高,有時在出項果枝后又出現葉枝,形成果枝和葉枝的交互錯亂出生,有時也由于腋芽叢生而形成多頭棉。
(2) 葉柄 缺硼葉柄比正常的短而粗,表面粗糙多毛,有浸潤環狀帶環帶外觀綠色,環帶處的組織腫脹,凸起,葉柄呈結節狀,與環帶相應的髓部變白,嚴重時芐褐壞死,個別葉柄外部開裂。
(3) 蕾 大田栽培棉花缺硼,尚能現蕾,但蕾易脫落,脫落前往往苞葉開張,似被蟲蛀狀。如果將棉花進行水培,從一開始就不供給硼肥,則棉苗不出蕾。在正常營養液培養40天后缺硼,棉苗能出蕾,而蕾易脫落。
(4) 花 在嚴重缺硼時,棉花植株嚴重落蕾,開花少,能開放的花,花也很小,花口不張開,整個花瓣被苞葉包著,苞葉由白變紅?;ǚ凵盍Σ?,嚴重缺硼時,花粉粒完全沒有生活力。
(5) 幼鈴及成桃 幼鈴少,易脫落,成桃很少,幼鈴和成桃外形較尖,呈掛鉤狀。
(6) 果枝及果節 果枝數不減少果枝不易伸長,易現蕾、易脫落,每株果節數多,果節短。
施用方法:單獨在移栽前,土壤施用顆粒硼每畝200克,在現蕾期、初花期和花鈴期選擇噴施0.08-0.1%的噴施型硼。特別到中后期,隨著棉植株根系吸收能力減弱,棉花的根外噴肥效果比較好。
作用:減少蕾鈴脫落,增減單株成鈴,改善棉花品質,減少棉花只現蕾不開花、不結桃現象。施硼后棉花早熟不早衰,蕾前花增加,單鈴重、衣分和纖維長度提高,從而提高棉花等級。
油菜
缺硼現象:“花而不實”是油菜硼營養缺乏的突出癥狀。發生“花而不實”的油菜,生育期未見異常表現。甚至生長相當不錯,植株葉大苔粗,桿高逾人,但每公頃產量不足750kg,甚至絕收。由于不實,次生分枝旺盛,花期延長;氮肥營養充足時,更是枝多花旺盛花不惜,因此,又稱之為“瘋花不實”。大量細弱的次生分枝的發生使植株呈笤帚狀,成熟期表象為分枝繁密紛亂的田間景象,與正常田塊整齊有序的景象截然不同。根據次生根的抽生類型及主莖的矮縮情況不同可將油菜缺硼癥狀分為三種類型:(1)徒長型,即部分原生主莖和大側枝頂梢延伸,植株明顯超過正常株似有徒長;一般能結少量的莢果,但多為畸形,如彎曲、縮短、胖肚等。(2)矮縮型,即主莖明顯矮縮,側枝發生少而常萎縮。落花后原生主莖和大側枝上殘留密生的花梗(柄),形如瓶刷;株高明顯低于正常植株,很少結莢或基本不結莢,即使有零星的幾個莢果,每一莢果內只有二、三粒種子。(3)中間型,株型與正常株相似,但結實率明顯降低,形成的莢果短而胖,單莢種子數也極少。
同時,病株上位抱莖葉脫落延遲;根莖變粗、空心、變脆;種子大小不一,色澤紛雜,從茶褐色(正常)到棕色、松花黃色都有,種子含油量明顯降低。此外,油菜硼營養缺乏癥有時也會在苗期發生。苗床秧床出現發黃現象,這種秧苗移栽后,不發新根,不長新葉,展開也萎蔫癱塌,持續一段時間后死亡成活率下降,如遇干旱、霜凍等 逆境,死苗缺株嚴重。移栽成活后缺硼,則苗株表現為葉色深濃、葉肉增厚,葉柄變脆,皮層粗糙開裂等。
施用方法:單獨在移栽前,土壤施用顆粒硼200克。噴施在蕾、苔期和初花期選擇粉粒硼或液態硼1—2次,0.1-0.12%濃度為宜,每次畝施用量30--50克。
作用:油菜施需硼量較多的作物其植株含硼量是禾本科作物是3—4倍。有的干旱年景,土壤有缺硼的情況下(干旱使油菜的吸硼能力受到抑制),會使油菜嚴重減產甚至絕收。普通施硼能促進正常生長增加角果,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一般可使油菜增產10—20%;極嚴重缺硼的土壤,施用硼可使油菜成倍增產。據研究施硼比不施硼的油脂含量可提高6.74個百分點。
硼素過剩:出苗延遲,葉片退率黃花;嚴重時幼根卷曲,呈灰白色,并逐漸枯死。葉面噴施硼肥濃度過高引起硼中毒時,表現為葉緣黃花,脈間出現失綠的黃色斑點,即逐漸變成褐色,并出現穿孔現象,最后全株死亡,提前脫落。
大豆
硼在大豆某些生理過程中起到特殊作用。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轉,有利于蛋白質合成和油脂轉化,有利于根瘤固氮,并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大豆缺硼既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大豆每千克干物質含硼37.2毫克,比玉米、水稻高的多。所以大豆易發生缺硼。石灰性土壤缺硼較普遍,沙質土壤硼易流失,有效硼少在這些土壤中種植大豆,噴施硼 肥有顯著增產效果。
缺硼現象:生長點枯死,促使葉芽萌發蛾長出新的分枝,這些新分枝的頂芽也因缺硼而萎縮、死亡;(芽枯?。┓种ι系囊秆棵劝l而長成新分枝,如此生長點死亡和新分枝形成,使植株成矮叢狀;葉片增厚、皺縮,葉緣向下卷曲,葉色先加厚再褪淡至黃綠色,并伴有褐色斑點或斑塊;根系生長受阻,根瘤少或者無根瘤發育;開花結莢減少,形成的豆莢多呈畸形,籽粒發育不良,減產顯著。
施用方法:單獨在播種前,土壤施用顆粒硼200克?;ɡ倨?。開花期噴施粉粒硼、液態硼各一次,0.1%濃度為宜,每次畝用量30克左右。
作用:可使大豆根瘤增多,共生固氮作用加強,產量提高。
硼素過剩:中上部功能葉葉緣呈燒灼狀壞死,壞死部位明顯變薄,呈黃白色,并沿脈間向內擴展,呈斑塊狀,壞死斑塊與正常組織的交界處呈棕褐色;上部新葉褶皺不平,葉緣焦枯上卷,形成環狀葉。
花生
硼能促進花生的光合作用的產物從葉片向各部運輸,對花生開花結實有重要作用。
缺硼現象:主莖和側枝短促,莖頂端葉片容易脫落,生長點會焦枯壞死,株型矮小,呈“叢生”狀。莖部和根莖有明顯的裂縫,新葉小而皺縮,老葉黃枯厚而脆,葉柄下垂。根系不發達,須根少,短根多根尖有壞死斑點。開花時間長,花量少,不結果或結少量的秕果。地上部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有果無仁”,癟果和空果增多,籽粒變小呈畸形。
施用方法:苗期至結莢期(始花期、盛花期)噴施粉粒硼2-3次,0.1-0.15%濃度,每次施用量30—50克為宜?;蚺c花期起壟時基施顆粒硼200克/畝。在對照試驗中,可增產11%左右。
作用:刺激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有利于受精。莢果數和百仁果數提高,空秕率下降,產量相應提高。
硼素過剩:上部新葉葉緣失綠黃花,壞死后組織變薄,呈淺黃色。
馬鈴薯(土豆)
缺硼現象:生長點受抑制,節間變短,植株矮化。嚴重的生長點停滯、枯萎,甚至死亡,形成枯頂現象。頂芽死亡后,促進腋芽萌發而長成新的分枝,這些新分枝的頂芽也因缺硼而萎縮、死亡,分枝上的腋芽又可萌發而長成新分枝,如此生長點死亡和新分枝形成,使植株呈矮叢狀。葉片不平整,變厚、變脆易折斷;葉色變深,新葉萎縮、卷曲、扭皺。最終導致塊莖小、產量低。
施用方法:苗期至現蕾開花期用0.08-0.1%濃度硼噴施2次,每次畝施用量30-50克左右。
作用:塊莖產量和淀粉含量增加,可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
農作物類
農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少,一般土壤中的含量已能滿足要求。不過,隨著復種指數的增加和產量的提高,氮磷鉀肥用量的增加,農作物微量元素缺乏癥也日益增多。
此外農作物體內某一元素過量,也會抑制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氮與鈣、硼、鈣與硼之間均存在拮抗作用,也常導致營養失調癥的發生。
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綠肥等式對硼肥有良好的反應的作物。在農作物上增施硼肥均可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是一條投資少,收效大的增長措施。
缺硼癥發生條件
(1) 土壤條件:耕層淺、質地粗、有機質貧乏的砂礫質土壤,如紅砂巖發育的紅沙土母質風華強烈的紅泥沙土和洪積泥沙土,河流沖積物發育泥沙土等。這些土壤有效硼供應不足,易引起缺硼。另外,長期大量使用石灰而形成的次生石灰性土壤,因有效硼含量低,導致作物體內鈣硼比例失調,業已發生缺硼癥。
(2) 氣候條件:干旱使土壤對硼的固定作用增強,降低土壤中硼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土壤水分不足,硼 移動性小,在土壤中 擴散率減緩,作物根系通過質溜機制吸收硼就受到限制,容易發生缺硼。在濕潤多雨地區,由于強烈的淋溶作用會導致硼的淋失,也降低土壤有效硼的含量,特別是在質地比較輕的沙性土壤尤為顯著??傊?,干旱和水分過多都容易引起作物缺硼,且干旱的影響最大。當土壤過濕使作物根系受到績害后,再遇連續的干旱,則缺硼更為嚴重。
(3) 作物耐性:不同作物對硼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同一作物不同品種對硼的敏感性也有較大的差異,如甘藍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較易發生缺硼癥。
(4) 耕地不平整:低山丘陵地區在平整土地過程中,把新土、低土上翻,使耕層土壤有效硼水平降低,促發缺硼。
(5) 施硼不當:除了過量施用石灰導致作物缺硼外,氮素過多、地上不徒長,也會影響根系對硼的吸收,同時,在貧瘠的土壤上,有機肥料施用不足,也易發生缺硼。
作物缺硼癥的判斷
形態診斷:主要作物缺硼的癥狀,尤其是特異性癥狀,如棉花“蕾而不花”和多頭簇狀株型;油菜“花而不實”;向日葵幼苗子葉增厚、脆而易折 和頂芽枯死等癥狀,基本上可作出直觀的判斷。越是干旱地區缺硼越嚴重。。垅邊缺硼比垅內明顯,稀疏栽培比密植栽培區嚴重,而遮陰的地方卻硼相對較輕。
硼對作物的生長、繁殖,特別是開花結實有良好的作用。
作物缺硼引起生長點萎縮和壞死與缺鈣十分相似,但卻硼時生長點呈干死狀,而卻鈣時則呈腐死狀;缺硼時葉片往往變得厚而脆,缺鈣則呈彎鉤狀而不易伸展;缺硼對花器官發育和結實的影響要比缺鈣嚴重的多。因此在形態診斷時要特別注意,嚴加區分,防止誤診。
作物缺硼的典型癥狀是根系生長受抑制,粗短而不平;莖尖死亡,枝條簇生;葉片皺縮,葉柄及莖開裂,粗糙脆硬易折。缺硼癥狀在花期最為明顯,花數少結實少,或不結實,或果實內屋種子,嚴重影響產量。不同作物缺硼癥狀各異,現分述如下:
水稻
缺硼現象:新葉彎曲失綠,枯黃葉尖;花粉敗育,稻穗不飽滿;髓莖節矮縮而成矮化狀,整穗或半穗以上不實為多,空殼率高,減產嚴重。
施用方法:宜在分蘗期和拔節期各噴施一遍濃度為0.05—0.1%的粉粒硼或液態硼,每畝施用30克左右。
作用:促進授粉受精,提高結實率。
硼素過剩:水稻葉尖及兩側葉緣發黃,出現淡褐色斑點,早期生長受抑制。
大(?。?/span>
缺硼現象:抽穗前物特殊癥狀;抽穗后不結實而成“亮穗”,內外穎張開,芒的開張角度也增大;子房畸形橫向膨大,擠開內外穎;花粉敗育,不飽滿;穗莖節矮縮而成矮化狀整穗或半穗以上不實為多,空殼率高,減產嚴重。
施用方法:播種前土壤基施顆粒硼200克分蘗期或拔節期各噴施粉粒硼一次,濃度為0.05—0.1%,每次每畝用30可左右。
作用:硼能與植物的細胞壁形成牢固的復合物,在碳水化合物代謝中的作用與細胞壁物質的合成及糖的運輸有關。并且能促進小麥根系對磷的吸收,促進花粉的發育和花粉管的生長,提高花粉的生活力??商岣呓Y實率,促進籽粒飽滿。增產10%以上。
硼素過剩:出苗延遲,葉尖黃花,葉片退綠呈黃綠色,并出現褐色斑點,分蘗減少,死苗嚴重。
玉米
缺硼現象:生長點受阻,側枝從生。有時新葉卷縮,上位葉脈間有白色條斑,雄穗不易抽出,雄花退化變小或萎縮;果穗退化,不吐絲、不結實,籽粒發育差。
施用方法:在拔節期或孕穗期選擇噴施粉粒硼一次,0.1%濃度,每次每畝30克為宜。
作用:果穗粒數和粒重增加。
硼素過剩:葉緣黃花,且與正常組織界限分明;果穗多穎頂,植株提早干枯。
蔬菜類
蔬菜作物大致歸納成果菜類、葉菜類、根菜類三種。但這三類菜在營養元素上的需要量上的差別是相當多的。冬季蔬菜如甘藍、芹菜、萵苣、甜菜、蘿卜等都是對硼較為敏感的作物,以葉面噴施為主,宜這些生育前、中期噴用2-3次,每次/畝噴用濃度為0.1-0.2%。
蔬菜作物是喜硼的,其植株體內含量一般在10毫克/千克以上,有的可高達75.6毫克/千克(甜菜)。所以,許多蔬菜土壤供應硼不足而發生缺硼。如芹菜的裂莖病,蘿卜的褐心病或誰心病,甜菜的心腐病等。隨著硼對植物營養的進一步明確,發現蔬菜許多病癥與硼營養缺乏有關,硼肥的使用得到了人們的認識與重視。但由于不合理的施硼,蔬菜硼過剩癥也隨之增多,常給蔬菜生產帶來不良影響。
癥狀:
缺乏癥:缺硼是蔬菜作物最為常見的微量元素缺乏癥之一,各種蔬菜缺硼癥狀表現多樣化,植株的生長點、花器官、果實等均會出現病癥,按發生器官不同將其特征歸納如下:
1. 形缺硼癥狀:一些蔬菜作物缺硼,生長點受抑制,節間變短,株型矮化,嚴重者生長點停滯、枯萎,甚至死亡,形成枯頂現象,頂芽死后促進腋芽萌發而長出新的分枝,如此生長點死亡和新分枝形成周而復始,植株呈矮叢狀。這在番茄、馬鈴薯、豆類、留種大白菜等蔬菜作物上較常見。
2. 葉片缺硼癥狀:缺硼的葉片皺縮不平整,扭曲、變厚、變脆,易折斷,葉色變深,這些癥狀在大白菜、菠菜、食用甜菜、萵苣等葉菜類蔬菜作物上尤為明顯。有些葉片會出現畸形、橫裂,如洋蔥管狀葉僵硬易碎,基部產生階梯狀裂隙;大蒜葉片扭曲,葉面上橫裂。
3. 莖和葉柄缺硼癥狀:缺硼的莖和葉柄縮短、變粗、變硬、變脆,嚴重時開裂,有木栓化現象和水漬狀壞死斑,如芹菜葉柄出現褐色縱條,表皮橫向開裂,反卷,人們稱為莖裂??;大白菜內葉肉質的中肋褐化,干硬龜裂;番茄葉柄和主脈硬化,變脆;甘藍、花椰菜肉質莖心部褐化、開裂,出現空洞等。
4. 根系缺硼癥狀:一般蔬菜缺硼,根系發育不良,主根短,次生根和側根少;有的根莖一下部分膨大、畸形,根莖附近開裂;根菜類的肉質根常常出現黑褐色壞死、木栓化和空洞。如蘿卜、蕪菁肉質根褐心病,糖用甜菜心腐病。蘿卜肉質根莖部還變得粗糙,呈特有的鯊魚皮病變。莖用芥菜(如榨菜)常出現空心。
5. 花缺硼癥狀:缺【硼的花少而小,花粉粒少而畸形,生活力弱,不易完成正常的受精過程,結實率低。大豆缺硼花少而小甚至不開花;大白菜、甘藍等留種植株花而不實?;ㄒ艘坏┤迸?,花球小,松散,花球表面有褐色斑塊。
6. 果實缺硼癥狀:缺硼果實發育不良,甚至畸形,果皮、果肉壞死、木栓化。黃瓜果實重心木栓化,果皮縱向開裂;番茄果實表面出現壞死的銹色斑;大豆莢少而多畸形。
蔬菜作物含硼量普遍較高,一般比禾本科作物高數倍至十幾倍,因而多數蔬菜需硼量較大,容易產生缺硼,但不同蔬菜種類之間有明顯差異。需硼量大的蔬菜作物有花椰菜、蕪菁、甘藍、大白菜、蘿卜、扁豆、菜豆、辣椒等;根菜類蔬菜吸磷能力強,對土壤缺硼較為敏感,是需硼較多的蔬菜。需硼量中等的蔬菜作物有番茄、胡蘿卜、萵苣、芹菜等;需硼量較少的為黃瓜、菠菜、韭菜等。通常需硼量較多的蔬菜作物容易發生缺硼癥,如蕪菁、甘藍、大白菜、蘿卜、芹菜等。
過剩癥——蔬菜棚過剩癥的基本特征 老葉葉緣失綠黃花或焦枯,葉面有棕色至黑褐色斑點或斑塊。不同蔬菜對硼過剩的敏感是不同的,而且病癥上也有明顯差別。
黃瓜:硼過剩中下部葉片葉緣失綠黃花,并逐漸沿脈間向中脈擴展,乃至全葉;葉面上有時會出現棕褐色斑點;頂芽生長常受抑制,嚴重時褐變枯死。
萵苣:硼過剩時中下部葉葉緣黃花,并出現白暗棕色斑點,嚴重時葉緣枯焦破裂,葉脈呈暗棕色。硼過剩對馬鈴薯最為敏感、而甜菜、蕪菁、蘆筍等對硼中毒有較強的耐性。
茄果類
(西紅柿、黃瓜、茄子、辣椒等)
缺硼現象:幼苗子葉和真葉呈紫色,葉片硬而脆。小葉失綠呈黃色,莖生長點變黑、干枯。植株呈眾生狀,頂部枝條向內卷曲、發黃。嚴重時生長點死亡,莖、葉柄很脆,易使葉片脫落。根生長不良,呈褐色。果實成熟期不齊,有褐色侵蝕斑或黑疤,果實畸形,果面產生發裂痕,木栓化。
施用方法:在現蕾期或開花期用0.1%濃度的粉粒硼或液態硼噴施,每畝用量30—50克為宜。噴施可提高番茄座果率和品質?;虻珜υ诓シN前,土壤施用顆粒硼每畝200克。
作用:防止畸形果產生,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效益顯著。
硼過?,F象:硼過剩癥首先中下部老葉發生,表現為葉緣呈灼燒狀褐色壞死,病癥至下位也往上為葉發展,嚴重時全株枯死。

- 上一條:磷酸二氫鉀知識詳解!
- 下一條:硼的技術手冊(全國版2)